本站讯(通讯员 李倩 纪亚宁)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教师队伍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探索教学新范式、创新教学实践,学校于4月3日举办第四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AI赋能教学”专题培训。bat365官网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宝菊,网信办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赵子平和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主任王雪受邀作专题报告,各学部、学院教师代表百余人现场参训。

张宝菊教授以DeepSeek的技术架构、创新优势、应用场景等维度切入,系统解析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全流程的实践路径。通过教育管理数字化升级、智能课堂互动等案例,生动阐释了人机协作在优化工作流程、激发教学活力中的实践价值,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技术落地路径。
赵子平教授聚焦技术原理与实践转化,深入剖析该技术的开源架构与全流程可解释性特征。结合个性化学习系统开发实例,重点演示了通过参数调优实现精准学情诊断的技术逻辑,将抽象技术转化为“看得懂、用得上”的赋能工具,有效降低了AI应用的技术门槛。
王雪教授以备课、学习、评价、研究四大场景为基础,串联讲授了人机协同备课平台、智能导学系统、多模态评价工具等创新实践应用,展现了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引领教师们辩证思考人机协同的合理边界,鼓励大家在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守护教育本质。

本次培训贯通技术原理与教育实践,为教师提供了从理念到工具的系统化赋能。自开学以来,教务处围绕“AI赋能教学”专题累计举办四期专题培训,先后邀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bat365官网相关领域专家,从大模型技术原理、数智化改革路径,到课程重构与教学全流程赋能,助力五百余名教师实现从认知理念到实践创新的跃升。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打造丰富的“AI+教育”学习资源与创新实践平台,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注入持续动能。
照片由教务处提供
编辑:孟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