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at365在线官方网站登录心理学部钞淼博士(通讯作者)和研究生丁佳慧(第一作者)共同撰写的论文“Being ghosted onlin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epression”在Death Studies发表。该论文得到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2020ZXXL-GX16G)的资助支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青少年面临的心理挑战日益复杂。推动教育系统中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科技手段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的科学性,才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网络时代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成因。网络的普及导致在社交媒体上突然终止关系而不解释原因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英文称为ghosting,可译作“不告而别”。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经历网络不告而别的频率如何影响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并研究社交回避和抑郁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经历网络不告而别的频率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抑郁在二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同时,社交回避和抑郁在这一关系中表现出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强调了青少年在网络上经历不告而别这一关系结束策略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了针对社交回避和抑郁干预措施的重要性。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网络不告而别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链接:Being ghosted onlin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social avoidance and depression—Taylor & Francis